- 李洋龙;
使用秦山第二核电厂CP600全范围模拟机对典型工况下失去B列48V直流电源叠加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小泄漏事故进行模拟,发现失去核岛B列48V直流电源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小泄漏事故处理带来的影响是远远超出预期的。对产生的事故后果逐一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给出运行值在处理叠加事故时,应能够准确提炼多本事件导向事故规程关键路径的建议。
2019年04期 v.39;No.158 497-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罗文博;吴震华;吴顺贵;陈海岳;刘高明;佟英奇;杨自军;叶水祥;
CPR1000机组安全壳设备舱门密封性试验是为了验证安全壳设备舱门双密封圈的密封性能。RCC-G《核电站土建设计与建造规程》中规定该试验的要求是:"在每次关闭之后,以及至少约每两年一次,在停堆换料时进行"。电厂在每次大修中会多次开、关设备舱门,设备舱门双密封圈属于"非能动"设备,是否有必要每次关闭后都进行密封性试验。本文针对每个换料大修的仅存最后一次关闭设备舱门后执行安全壳设备舱门密封试验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安全分析,并结合EDF及美国西屋核电机组的安全壳设备舱门密封性试验执行情况,对CPR1000机组安全壳设备舱门密封性试验周期给出合理的建议。
2019年04期 v.39;No.158 503-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江嘉铭;黄淑龙;吴文杰;张国书;李然;刘义保;王有群;张凯;沈水法;
基于美国Nu-Scale一体化核反应堆设计参数,对直管式、U型管式和螺旋管式三种蒸汽发生器进行了匹配设计,并采用N-S方程和流体换热方程对其换热回路进行分析,得到了有效换热参数,优化了蒸汽发生器结构,改善反应堆蒸汽发生器的换热能力。经分析,当反应堆功率相同且不变时,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换热效率最大,在三种蒸汽发生器中具有最高的冷却水出口温度。此时,其冷却水压降较大,但符合换热设备设计要求。
2019年04期 v.39;No.158 51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5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明军;黄高峰;刘瑛璞;
大范围损伤缓解导则(EDMG)主要用于核电厂主控室功能丧失或者失去所有电源事故的极端工况,采用场内移动设施和场外应急救援资源来执行应急缓解行动。本文论述了红沿河核电厂基于NEI一系列导则实施EDMG的过程,首先选取失去所有电源(SBO)情况下最有可能的工况:SBO+15t/h轴封破口+辅助给水系统(ASG)可用+事故后半小时大气释放阀(GCT-a)全开工况进行分析计算,为EDMG缓解措施提供数据支持。进而,确定了EDMG缓解策略,形成了SOP-SAMG-EDMG完善的核电厂应急管理体系。
2019年04期 v.39;No.158 521-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志辉;
核电机组在甩负荷工况下,汽水分离再热器开关量高液位触点会因闪蒸而产生虚假信号,存在误触发跳机保护风险。通过深入分析闪蒸原理及跳机逻辑,挖掘潜在的机组非预期跳机风险,并结合设备布置结构、系统运行原理、关联调节阀控制以及跳机保护需求等,提出两种优化改进方案,并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实现既能避免原有的误动风险,又防止引入新的拒动风险。通过高功率平台下的瞬态试验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本次优化可有效消除潜在的跳机风险,在保护设备本身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也提高了核电站汽轮发电机组整体运行安全,对其他核电机组瞬态过程中疏水闪蒸风险防范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019年04期 v.39;No.158 575-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可;蔡杰进;任志豪;朱元兵;王婷;厉井钢;
CPR1000反应堆发生全失流事故后,冷却剂流量迅速下降,一回路温度和压力升高,可能导致堆芯发生偏离泡核沸腾(DNB)的危险。本文使用中广核自主开发的系统程序GINKGO和子通道程序LINDEN分别对CPR1000的电厂系统和堆芯部件进行了建模,再使用GINKGO进行系统分析、LINDEN根据系统分析结果进行子通道分析后确定偏离泡核沸腾比(DNBR)达到最小值的时刻,并在该时刻使用抽样统计方法对部分相关输入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同时考虑系统程序、子通道程序以及CHF关系式的不确定性,最终得到满足双95下的最小偏离泡核沸腾比(MDNBR)。结果表明:CPR1000全失流事故进程中,并未发生DNB,且具有较大裕量,同时也证明将抽样统计应用到CPR1000全失流事故分析中是可行的。
2019年04期 v.39;No.158 581-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庄少欣;孙微;刘宇生;靖剑平;安婕铷;
基于最佳估算程序TRACE,对大功率非能动核电厂冷却剂系统和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到了自动泄压系统(ADS)阀门误启动事故下,一回路压力、破口流量、一回路水装量等参数的瞬态变化,并以此为基准工况,根据电厂实践经验,选取泵延迟工况和阀门半开工况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基准工况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的工况可能造成一回路水装量低于基准工况,但最小的一回路水装量仍未低于限值,堆芯始终没有裸露,大功率非能动核电厂的非能动专设安全设施能有效对一回路进行冷却和降压,防止堆芯过热,验证了大功率非能动核电厂发生自动卸压系统误启动事故后的安全性。
2019年04期 v.39;No.158 588-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高鹏;朱文韬;牛世鹏;刘宇;
本文针对典型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设置以及该系统在严重事故管理中的作用,在安全壳性能、典型安全壳超压严重事故现象以及放射性释放风险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实际消除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要求及具体实践,对严重事故管理中的安全壳过滤排放策略进行研究。得到确定严重事故下安全壳过滤排放策略实施条件的方法,明确该策略在严重管理中的使用条件和相关限制,为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的开发与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支持。
2019年04期 v.39;No.158 595-6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彦农;焦峰;马国强;郑丽馨;李娟;
我国已投运的核电厂陆续发生海洋异物入侵导致取水系统堵塞的运行事件,对机组的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会威胁核电厂的最终热阱安全。本文选取某一典型的取水口堵塞事件,利用屏障分析法列出所有能够防止事件发生的物理屏障和管理屏障,并对相关屏障失效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为后续预防此类事件提出指导建议。
2019年04期 v.39;No.158 601-6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李超;梅晓好;李德睿;
CPR1000核电机组是基于法国M310机组增加了12项重大改进后的堆型,也是目前国内在运机组中占比最多的堆型,其系统裕量反映了系统实际能力相比法律法规、设计要求和设计基准的保守程度,是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本文以安全注入系统(RIS)为例,利用一维热工水力计算平台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采纳机组调试和运行试验数据作为校核依据,提取上游反应堆安全分析数据作为设计要求,完成了系统在大破口失水事故(LBLOCA)下的裕量分析,为系统相关的安全评估、设备管理、工程改造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2019年04期 v.39;No.158 606-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冠一;陈宝龙;吴鹏;郑超颖;贾伟;
主蒸汽管道断裂事故叠加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属于核电厂超设计基准事故。为研究国内M310系列机组对该种事故的处理能力,采用了以宁德核电厂1号机为原型的全范围模拟机对此次事故进程进行模拟,选择了放射性释放较为恶劣的蒸汽管道破口(MSLB)叠加100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SGTR)事故,并应用了最新的SOP规程中的操纵员动作以缓解事故后果,分析了事故发生后一回路压力、蒸汽发生器压力、堆芯出口温度以及一次侧至二次侧破口流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了在核电厂自动动作和操纵员有效及时干预下,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避免进入严重事故中,最终可以处于安全可控状态。
2019年04期 v.39;No.158 613-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李娜;安彦波;熊思勇;湛卉;余志伟;郝江涛;
针对"华龙一号"反应堆堆芯探测器组件水下远距离拆除需求,利用机器视觉技术的快速性和便利性,通过图像识别和处理,实现探测器组件目标位置的快速定位。定位算法充分考虑实际拆除环境中视觉摄像头偏斜、探测器组件倾斜、水雾环境等工况,分别研究算法对相机倾斜、目标倾斜及去除水雾等的适用性。环境试验表明,该算法可快速、准确定位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为探测器组件水下顺利拆除提供有力保证。
2019年04期 v.39;No.158 652-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聂良兵;赵文斌;杨文华;斯俊平;童明炎;吴红伟;
为解决HFETR堆中心孔道活性区相关材料释热率的测量问题,开展了释热率测量装置的研制。在研制过程中,基于量热法的基本原理,辐照孔道的结构限制和反应堆的要求,进行了测量装置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和热工分析。测量装置组装完成后,在HFETR堆G07孔道开展了测量试验,同时测得了321不锈钢、6061铝合金和Zr-4合金三种材料在HFETR堆活性区450mm和750mm处的释热率。试验结果显示:测量装置在测量过程中运行稳定可靠,满足HFETR堆安全运行要求;量热计结构小巧紧凑,可同时测量多种材料的释热率;量热计模块化设计,安装于测量装置的不同轴向位置,可同时测量辐照孔道不同轴向位置的释热率;测量结果较好地体现了释热率与堆功率、测量位置的相关性,测量结果可靠有效。
2019年04期 v.39;No.158 660-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烨;吴英;杨斌;吴永乐;
本文设计了一种较已有低本底液闪谱仪结构更为简单的低本底液闪谱仪,即在谱仪外围布置铅铜屏蔽体,以屏蔽墙体中放射性核素衰变释放出的γ射线,同时采用反符合技术以减少宇宙射线μ子引起的液闪谱仪本底计数。采用Geant4模拟计算了不同厚度的铅铜屏蔽体对墙体发出的γ射线的屏蔽效果,得到了几乎可以屏蔽所有γ射线的屏蔽体最优尺寸。此外,还采用Geant4模拟计算了反符合技术中,闪烁瓶的几种不同摆放方式和反符合闪烁瓶的几种不同尺寸的设计下,反符合技术减少宇宙射线μ子引起的液闪谱仪本底计数的份额,给出了较无反符合设计时μ子引起的液闪谱仪本底计数能减少99%的一种简单高效的反符合设计方案。
2019年04期 v.39;No.158 66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