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学峰;张少泓;王涛;赵荣安;
针对文献提出的用于换料方案快速评价的低阶谐波展开法,提出用一阶微扰方法来替代原先经验性的扰动基函数产生方法,从而使低阶谐波展开法的理论更完善、适用性更广、精度更高。
2008年01期 No.10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黄世恩;王侃;余纲林;
对ENDF/B-6.8数据库的点截面形式(ACE格式)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以此为基础编写程序实现了对于ACE格式数据的读取与相关处理。本程序实现了对于ENDF/B-6.8数据库核截面-能量的绘图、缩放、比较等可视化功能,还提供了感兴趣核数据的标准图片格式和/或标准文本格式输出。通过程序输出数据与参考数据的比较,对程序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适当的验证。
2008年01期 No.106 30-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赵禹;曹欣荣;赵强;
将格林函数节块程序NGFM/TNGFM移植到windows系统下运行。对二维、三维基准题进行了验算,并对秦山二期反应堆仿真结果进行了校验,验证了将该程序应用到反应堆物理在线仿真系统的可行性。
2008年01期 No.106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刘同先;曹欣荣;赵禹;
简单说明计算所用的实验资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采用MCNP计算MOX燃料实验堆有效增殖系数的过程。说明以不同的随机数序列重复计算问题,得到的计算结果总存在一定的涨落,并随着总迭代次数的增加逐渐减小;紧接着在统计涨落足够小的基础上,讨论了数据库的差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于含中子热化问题,指出采用S(α,β)热散射处理是得到合适的有效增殖系数计算值的必须条件。
2008年01期 No.106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李莹;曾勤;卢磊;郑善良;丁爱平;胡海敏;张俊军;吴宜灿;FDS团队;
利用ITER三维基准模型对蒙特卡罗方法粒子输运自动建模软件MCAM4.2进行了检验测试,实现了CAD工程模型的预处理,自动转换生成MCNP计算输入文件,并完成测试要求的中子壁负载和偏滤器中子注量率与核热沉积的计算。ITER模型的成功处理与计算表明MCAM能够正确和有效地处理大型复杂几何模型。
2008年01期 No.106 47-5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徐建军;陈炳德;王小军;
在实际的工程中,矩形窄缝多通道得到广泛的应用,各通道之间的流动交混特性是设计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采用CFD程序CFX数值模拟了主通道入口流量分配对矩形多通道内流动交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流量分配对多通道内的流动交混行为影响较大,主通道给定入口平均流量时,各个通道内的流量在轴向上基本不发生变化;主通道入口流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后,流体在轴向交混段存在交混行为,其比例分配偏差越大,主通道的交混越强烈;流体经过全部轴向段的交混后,各个通道内的流量都趋于一致,以前4段的流动交混较为明显。
2008年01期 No.106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马超;眭喆;陈晓明;马远乐;朱静;
仿真系统对10 MW高温气冷堆的堆芯、主回路系统和蒸汽发生器等部件进行分析计算,模拟稳态和瞬态过程。采用虚拟场景技术,按高温气冷堆的实际结构建立三维虚拟场景,用户可在虚拟场景中漫游观测,实时查看仿真计算状态;同时可对仿真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以二维、三维图形显示。该仿真系统不仅对高温气冷堆的工程设计、安全分析和人员培训有重要作用,且可以对HTR-10主控室的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支持及各项研究提供帮助。
2008年01期 No.106 56-6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王海涛;吴宜灿;李亚洲;胡丽琴;FDS团队;
在PSA中,重要度分析都是基于基本事件进行计算的,而在核电站实时风险管理系统Risk Moni- tor中,往往计算的是部件重要度,通常1个部件一般包括1个或多个基本事件,因而不能简单按照求解基本事件重要度的方法来进行。目前虽然有一些关于部件重要度的计算方法,但是均未得到广泛的认可。本文在分析了常用部件重要度计算方法基础上,引入了一种新的部件重要度即部件概率微分重要度CPDIM,该重要度主要基于微分重要度DIM,利用DIM的1个明显特性即可加性,来求解部件的概率微分重要度。通过实例证明该重要度可作为核电站关键风险部件选择的重要度依据。
2008年01期 No.106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3 ] - 张健德;杨明;张志俭;
开发了基于多层流模型(MFM)的核电站警报分析系统。系统通过在复杂的故障状态下自动识别主要根本原因,能够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负荷。另外,由于多层流模型提供了一组蕴涵因果关系的图形符号,操作维护人员可以通过符号分析来验证诊断结果,从而可以提高警报分析过程的可理解性以及维护工作的可靠性。取自RELAP5/MOD2的19组数据用于评价系统性能。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了该系统在停堆前具有较好的及时检测和诊断故障的能力。
2008年01期 No.106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