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电厂蒸汽管道中水团冲击(水锤)的分析

    刘叔千,周美五

    蒸汽管道中夹带有水,可能会产生严重的水锤现象,以致造成管道或管道部件以及其约束件的损坏或丧失功能,对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是一个潜在的危害因素。提供了一种描述蒸汽管中水团的形成过程和水团对管道冲击力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超薄型丙氨酸/ESR剂量计特性的研究

    陈丽姝,闻友勤,吴巨星,李桂红,橘宏行

    报道了自制的丙氨酸/ESR剂量计的研究结果。该系统包括4部分:丙氨酸探测器的制备;照射设备;ESR波谱的测读和刻度方法。研究了这种超薄(0.5mm)型剂量计的一般特性和剂量学特性:包括,样品密度的均匀性;最小可达厚度;可探测下限;方法的重复性;线性范围;分散性等。为了刻度电子剂量,利用一个经标准装置外推电离室刻度过的旋转式90°Sr+90Y面源构成的参考辐射场,大大提高了均匀性、稳定性、重复性以及量值的可溯源性。利用精密温、湿度长时间自动控制系统和60Co板源辐射场,在严格控制实验中的有影响因素和有关参数的条件下,对丙氨酸/电子自旋共振剂量计的灵敏度与照射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得到了在辐照剂量为1.4×103、1.4×104、和1.0×105Gy、照射温度在10一70℃时灵敏度的温度系数,以及平均温度系数,其值为0.24%℃-1。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改进型蒸汽发生器的研究

    甘建衡

    论及核蒸汽发生器的重要性,运行经验,管子严重降质以及应采取的对策。提出了对改进型蒸汽发生器的意见。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00MW深水池6型供热堆(DPR-6)的方案设计

    田嘉夫,赵兆颐,杨富,向勤,魏树炳,郭跃武

    介绍了一种较高供热参数的深水池式供热堆。这是一种新颖的供热堆设计,它的特点是常压、低温、结构简单、良好的固有安全性、运行可靠、投资少和建造期短。它的设计功率为200MW,已达到商用规模,具有较好的经济竞争力。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球床堆卸料管中燃料效应的研究

    钟文发,经荥清,罗经宇,李诗林

    介绍了球床式高温气冷堆卸料管中燃料倒料的模拟方法,并以10MW高温气冷堆为实例,使用CHTRP程序计算和分析了卸料管中燃料对反应堆物理及热工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卸料管中的功率分布及温度分布,这对进一步研究反应堆物理和安全分析是很重要的。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实际应用

    潘自强

    描述了妨碍辐射防护最优化实际应用的一些误解。讨论了辐射防护最优化的方法和实施,以压水堆为例讨论了有关最优化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建议。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月球~3He资源开发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

    邓柏权

    从能量学的角度对开采月球3_He资源作为D-3_He聚变燃料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拟分如下部分:太阳风的参数分析与月球表层土中的3_He贮量估算;月球He的开采成本估算;月球白天就地真空加热抽取He的成本估算;月球夜晚就地低温分离同位素3_He/4_He的成本计算;液态3_He从月球运回地球的成本估算;以月球运回的3_He作为D-3_He聚变燃料的能量偿还比计算。最后与地球上开采235_U和煤发电的能量偿还比对照,给出D-3_He与D-T燃料聚变能单位电价的比较。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模拟玻璃固化体析晶影响的研究

    许嗣坤,罗上庚,柳得橹

    模拟玻璃固化体析晶影响的研究许嗣坤,罗上庚,柳得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科学技术大学)1引言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析晶行为的研究是评价固化废物玻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研究废物玻璃的析晶行为对确定熔制工艺的退火条件,玻璃固化产品的贮存方式,处置库...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蒸汽发生器的旋叶分离器性能研究

    孙福泰,吕襄波,许岷,孙中宁

    通过对旋叶式汽水分离器(简称旋叶分离器)内部的汽水分离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旋叶分离器的分离性能模型,为今后旋叶分离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分离性能进行预估计算提供计算方法,同时根据旋叶分离器冷态模拟实验结果分析,找出了影响旋叶分离器性能的主要原因,并整理出阻力计算的经验关系式。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反应堆系统冷却剂泵流量特性计算模型

    郭玉君,张金玲,秋穗正,苏光辉,贾斗南,喻真烷

    反应堆的发热是靠反应堆系统一回路冷却剂循环带出堆芯之外的。一般情况下,冷却剂的流动是靠冷却剂主循环泵(主泵)来唧送的,特殊情况下,也需要靠回路中冷却剂的自然循环流动来完成。不论是哪种情况,主泵的流量特性直接影响着反应堆的安全。本文根据主泵的四象限特性图提出了一种用于计算反应堆系统稳态和瞬态工况下主泵流量特性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便于使用,其计算结果与Relap5/MOD2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符合很好,证明本文的模型完全可用于反应堆系统的稳态设计和瞬态事故分析。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国产不锈钢包壳管与裂变产物的化学相互作用──堆外模拟试验

    许咏丽,王家英,李军刚

    在两种氧势下(分别以Cr/Cr2O3和Ni/NiO模拟),对国内3个单位研制的不锈钢包壳管进行FCCI(燃料包壳化学相互作用)堆外模拟试验。低氧势下,包壳管内壁受裂变产物侵蚀不明显,受侵深度小于包壳管腐蚀设计裕量值。高氧势下,出现了基体腐蚀、晶界侵蚀和剥蚀3种类型兼有的腐蚀形貌,其侵蚀深度超过了腐蚀设计裕量值。化学相互作用深度和晶界渗透深度随氧势增高而加大,晶界渗透深度随着Cs:Te比增大而减小。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核电站废气中氢氧复合的研究(Ⅱ)扩大试验

    叶明吕,何阿弟,唐志华,陆誓俊,顾玉珍,范学钢,赵良,高家宝

    在核电站废气中氢氧复合研究小型试验[1]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试验。研制了适合于核电站工艺废气处理中氢氧复合用的高效催化剂,测定了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加工和安装了扩大试验的设备系统,考核验证了小型试验所优选的催化剂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扩大试验所取得的结果与小型试验结果完全一致。氢氧复合率均很高,氢的复合率>98.3%,氧的复合率>99.9896,复合后气体中氢氧含量都很低,O2<3×10-6,H2<400×10-6(体积)。完全能满足核电站工艺废气处理中氢氧复合的要求。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冠醚萃取法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锶─—工艺流程的研究

    何龙海,翁锡 ,杨大助,焦荣洲,宋崇立

    报道了用二环己基18冠6(DC18C6)-正辛醇萃取法从模拟高放废液中去除锶的研究。从高放废液中去除半衰期较长的90Sr,对于高放废液安全处置有着重要意义。系统地研究了DC18C6-正辛醇对Sr2+以及废液中其它阳离子Na+、K+、Cs+、Ni2+、Fe3+、Al3+、Mo(Ⅵ)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DC18C6对Sr2+有着良好的萃取选择性,除K+和Mo(Ⅵ)等个别离子外,其它阳离子几乎都不被萃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DC18C6-正辛醇从高放浓缩废液中去除锶的工艺流程,并进行了模拟料液的串级实验。经过三级萃取,一级洗涤,四级反萃后,锶的去除率接近99%,产品中锶的重量百分比为76%(原始料液中为0.6%)。该流程具有简单、高去除率、高选择性、适用料液酸度范围较宽等优点,可望用于从我国高放浓缩废液中去除或回收锶。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改善锆-4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

    周邦新,赵文金,苗志,潘淑芳,李聪,蒋有荣

    研究了改变最后一次中间退火的热处理制度对核燃料锆4包壳管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由原来的650℃退火改为830℃。相上限温区加热淬火后,无论对耐疖状腐蚀还是耐均匀腐蚀性能都有显著改善。在1030℃β相加热淬火后,虽然耐疖状腐蚀性能有明显改善,但作长期均匀腐蚀时,腐蚀增重与时间之间的变化会出现第二次传折,耐均匀腐蚀性能不好。影响耐腐蚀性能的主要因素是Fe和Cr合金元素在αZr中的固溶含量,而不是第二相粒子的大小。Fe和Cr合金元素在αZr中的过饱和固溶含量,控制在~200μg/g是比较合适的,固溶含量过多又会引起长期均匀腐蚀性能变坏的倾向。

    199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