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醚萃取法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锶─—冠醚萃取锶的化学研究

    何龙海,翁锡,杨大助,焦荣洲,宋崇立

    研究了二环己基18冠6(DC18C6)从硝酸介质中对锶的萃取,选用了正辛醇和第二辛醇作为稀释剂,研究了DC18C6-正辛醇(和第二辛醇)两种萃取体系对锶和硝酸的萃取,同时考察了水相中主要阳离子Fe3+、Al3+、Na+对锶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Fe3+和Al3+对锶的萃取都起着盐析作用,Na+在低酸时起盐析作用,而在高酸时起竞争作用。用高放模拟料液进行的实验表明:这两种体系对锶具有较高的萃取能力,并且对其它阳离子有很高的分离系数。反萃实验表明可以用纯水或稀酸从有机相中反萃钢,二次反萃的总反萃率达到98%以上。根据提出的流程,冠醚萃取法有可能用于从中等酸度(0.5-1.0mol/L)的高放废液中去除锶。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61 ]
  • SFC引出磁通道

    夏佳文,王义芳,原有进

    在原有的HIRFLSFC引出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两个无线圈磁通道。一个通道将SFC边缘场改变成正梯度的线性分布场,使引出束流在径向聚焦;另一个通道屏蔽一部分边缘场,使引出束向大半径方向偏转;此外,还设计了120°对称的假磁通道,以平衡磁通道给SFC带来的一次谐波扰动场。实际的测磁结果表明,磁通道达到了设计的理论要求。此设计完善了SFC束流引出系统。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4 ]
  • 不同加热方式对金属蒸汽速度分布的影响─—电子枪加热方式和模拟欧姆法的实验研究

    王永刚,王德武,孔羽飞,严敏,包成玉,应纯同

    从实验上证明了电子枪加热方式中电子束与原子束之间的能量交换,并与模拟欧姆法加热方式进行了比较,测量结果表明:电子束直接轰击靶金属时产生的真空蒸发原子束速度为(507±30)m/s,而模拟欧姆法产生的真空蒸发原子束速度为(405±30)m/s。两者之间的相差约100m/s。由此可见电子束对原子束的加速作用确实存在。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4 ]
  • 固体径迹法-双箔法测量MNSR辐照座内的能谱参数

    陈绍能,李德江

    叙述了在微型反应堆原型堆上,用固体径迹法-双箔法即 ̄(239)Pu- ̄(235)U配对和 ̄(115)In- ̄(55)Mn配对测量了辐照座内的中子温度和超热指标。说明了固体径迹法的实验原理、方法、测量技术、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并与双箔法 ̄(176)Lu- ̄(164)Dy和 ̄(115)In- ̄(55)Mn配对的结果进行比较,在误差范围内符合得较好。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7 ]
  • 空间同位素发电体系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蔡善钰

    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器(RTG)自60年代初以来,已成功地为空间发射任务提供动力。同位素温差发电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已经为其地球轨道飞行、月面科学试验和外层行星探索的多种应用而得到充分地证实。就能量转换体系而言,近年来人们为了提高热电转换效率,除继续改进“静态同位素发电体系”外,业已开始发展由通用型热源组件与封闭的布雷顿循环相结合的“动态同位素发电体系”。文中收集了本世纪90年代由同位素发电体系供电的宇宙飞船发射时间表,并展望了同位素发电体系的应用前景。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16 ]
  • 世界核电博览(4)

    世界核电博览(4)为了配合我院核电站的研究与设计,我们情报室于1993年,开展了对世界上主要核国家的核电情况调研,写了约20个国家或地区的核电情况的调研报告。据统计,截止至1993年2月,世界上共有30个国家或地区的417座核电站在运行,总装机容量为...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卧式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内沸腾传热恶化的实验研究

    郭烈锦,陈学俊

    报道了在高压汽水回路上进行的卧式螺旋管式蒸汽发生器管内沸腾传热恶化特性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参数范围内出现的传热恶化进行了分类;分析和研究了出现恶化的条件及机理;给出了传热恶化时的热负荷关系式。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78 ]
  • RETRAN 02程序的改进及在NOS/VE系统上的移置

    高祖瑛,高承,陈新明,张作义,何军晓

    RETRAN02程序是迄今为止核反应堆事故瞬态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但由于包含有汇编和非标准FORTRAN语言(约占整个程序的1/3),RETRAN02程序向其他操作系统或其他机器的移置十分困难。我们利用标准FORTRAN和C语言替换和修改了包含汇编和非标准FOR-TRAN部分,实现了原程序的全部功能。选用RETRAN标准例题和低温核供热堆例题校核了程序的初始运行和再启动运行模块,用C语言实现了绘图模块功能。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8 ]
  • HT-6M托卡马克电源暂态过程分析

    苏建龙,童兴德,李有宜

    采用EMTP(ElectroMagneticTransientProgram)程序对HT-6M(合肥托卡马克装置)电源进行了暂态过程的计算分析。找出了电源暂态过程与托卡马克装置放电波形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电源设计、故障分析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2 ]
  • 铍、铅球壳中子学积分实验理论计算

    游承伦,吴灵桥

    基于VITAMIN-C库171群中子群截面数据和一维离散座标输运程序ANISN,对14MeV的点源中子的铍和铅球壳中子学积分实验作了理论计算,并与国内外的理论工作进行了比较,结果相当一致。而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看到,随着球壳厚度增加。理论与实验的偏差增大。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7 ]
  • 燃烧过的燃料元件堆内中子注量测量技术

    曾昌恒

    讨论核反应堆中裂变产物积累对中子注量测量造成的困扰,并提出解决的理论途径。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0 ]
  • 秦山核电厂压水堆燃料元件堆内考验

    张述诚,陈殿山,康日新,陈立霞,王华荣

    秦山核电厂压水堆燃料元件堆内考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重水试验堆上高温高压考验回路中进行,组件平均燃耗25010MWd/tU。描述了考验组件结构及工艺制造、考验装置结构、辐照条件、考验参数(功率、燃耗)的确定,并对燃料组件、燃料棒、辐照装置堆内性能作了评述。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7 ]
  • Incoloy-800抗钠水反应耗损特性研究

    张孟琴

    报道了在SWAT-2 ̄*试验回路上进行的Incoloy-800抗钠水反应耗损特性研究结果。内容包括:耗损速率(W_R)与水泄漏率(G)及与水泄漏孔到被耗损管子表面距离(L)的关系。导出W_R与L,及G关系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Incoloy-800具有良好的抗钠水反应特性。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用远红外线干燥氧化铀凝胶球

    徐志昌,张萍,张富宏,唐亚平

    研究了用远红外线干燥氧化铀凝胶球的各种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湿球(φ1.2mm)的铺放强度。空气的对流与增湿,温控程序等。目的是获得无破裂的干球,以奠定热处理的良好基础。结果表明:远红外箱内的热空气应当对流与增湿。在温控程序中对6O℃的恒温时间应≥2.5h,在该条件下,湿球的铺放强度能达到3.8kg/m2。还讨论了凝胶结构、脱水及干球破裂的机理。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20 ]
  • 模拟高放废物玻璃固化体在处置条件下的浸出行为研究(Ⅰ)

    吴兆广,罗上庚,于承泽,汤宝龙

    用模拟高放废物硼硅酸盐玻璃固化体和介质(包括膨润土、凝灰岩、沸石、氧化铁粉、去离子水和模拟地下水)构成模拟处置条件下的9个浸泡体系,研究了在有介质存在条件下,玻璃固化体浸泡后的失重,玻璃体的元素浸出和浸出液的pH值变化;研究了温度和pH对浸出的影响,求出了玻璃、水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3.0KJ/mol。对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回填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优选方案。

    1994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