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首次提升功率及第一炉高功率运行试验

    吕光全;孙光弟;吴英华;彭凤;徐江清;王永茂;

    高通量工程试验反应堆于1980年12月16日完成了首次提升功率试验任务,随后成功地进行了高功率运行试验。本文简述了其中较重要试验的结果,例如功率刻度试验、流量反转试验、动态物理参数测试、满负荷试验和全厂断电试验等结果,对新堆启动中的安全监督也做了介绍。

    1983年04期 289-297+30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3 ]
  • 螺旋管内气—水两相流流型转换的研究

    张鸣远;陈学俊;

    本文叙述螺旋管内气水两相流流型及其转换,并给出了流型图;系统地研究了螺旋直径及螺旋上升角对流型转换的影响;通过因次分析及实验数据整理提出了三个准则关系代,以确定在不同流动条件下螺旋管内的流型转换。

    1983年04期 298-3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149 ]
  • 核电站主泵静压轴密封的试验研究

    陈鉴墅;顾全生;潘际厚;张燕云;

    本文介绍了三组不同支座的轴密封部件试验结果。第三组——背压式结构是在前二组密封部件基础上改进而成的。经5000多小时试验表明,改进结构比其他两组密封部件的性能优越,当注入水温度变化时,泄漏量相当稳定。

    1983年04期 305-30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3 ]
  • 消息报道

    <正> 由中国核学会主办的“中美核电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7月24日~29日在昆明召开。参加会议的国内代表来自五个省(江西、福建、江苏、辽宁、云南),三个部(核工业部、水电部、机械工兴部)的核电专家和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单位的负责同志共三十三人;国外代表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副总裁布雷先生及该公司的核电专家共八人。

    1983年04期 310+320+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高温气冷堆电站组合体系的燃料循环特性

    温鸿钧;

    根据国际核燃料循环评价工作组对世界核电发展规模的预测,采用核电战略分析的解析法,对各种高温气冷堆及其组合体系,计算了它们的天然铀需要量。结论是:无论何种高温气冷堆及其它的组合体系,都不能代替快堆。

    1983年04期 311-3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9 ]
  • 磷酸二丁酯-硝酸锆络合物对脉冲筛板萃取柱负荷影响的研究

    公锡泰;孙世仁;杨鑫荣;杨祖辉;李守成;

    本文介绍了在30%TBP(磷酸三丁酯)/煤油-HNO_3体系中DBP(磷酸二丁酯)与硝酸锆络合物的形成对脉冲喷嘴板萃取柱液泛负荷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有机相中DBP的浓度小于(2.0±0.2)×10~(-3)M时,其络合物对液泛负荷影响不大;当DBP浓度大于(2.0±0.2)×10~(-3)M时,液泛负荷明显下降。文章指出,在萃取过程中产生亲有机相的胶状沉淀物zr(OH)(NO_3)(DBP)_2,是导致体系过分乳化、易于液泛、操作容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探讨Purex过程污物形成机理、确定1A柱操作负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1983年04期 321-32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4 ]
  • 用直接γ能谱法破坏性测定核反应堆辐照燃料燃耗

    朱荣保;王时举;杨留成;张增瑞;刘兰珍;黄浩新;张先梓;

    本文介绍用高分辨Ge(Li)探测器-多道计算机系统,不经化学分离而破坏性测定反应堆辐照燃料燃耗的研究结果。以~(137)Cs、~(144)Ce为燃耗监测体,采用与标准源直接比较的方法测定燃料溶解液中燃耗监测体的浓度;对ADC的分析时间和脉冲堆积引起的计数损失进行了精确的校准;比较了曲线拟合法、TPA法、峰外扣本底法、WASSON法求面积的精度。~(106)Ru、~(137)Cs、~(144)Ce放射性浓度的误差分别为±1.3%、±1.6%、±1.3%(置信度为95%),与放化分离法的偏差分别为-1.1%、+0.74%、+1.1%。根据燃料辐照历史的记录,采用辐照史校正程序精确计算了燃耗监测体的堆内衰变量、中子俘获反应的修正量和~(235)U、~(238)U、~(239)Pu、~(241)Pu的平均裂变产额。辐照史校正对由~(137)Cs、~(144)Ce获得燃耗值引入的误差分别为±0.2%和±0.3%。这两个燃耗监测体获得燃耗值的综合误差均为±2.0%。与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148)Nd所得燃耗值的比值分别为0.98和0.99。

    1983年04期 330-337+3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1 ]
  • UO_2芯块辐照密实、肿胀和裂变气体释放

    郁金南;

    本文从裂变气体扩散,气孔非平衡收缩、演化、迁移、聚合,气泡成核、长大等三个过程出发,导出气孔、气泡非平衡收缩、长大方程,气孔、气泡和气孔链分布函数的积分、微分方程。给出了辐照密实、肿胀、裂变气体释放率和瞬时释放表达式。

    1983年04期 338-3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5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82 ]
  • 静电透镜腰—腰传输计算方法

    李明阳;陈世猷;田嘉禾;段修明;

    <正> 一、引言静电透镜在物理、生物、材料等许多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尽管“腰-腰”传输已经形成完整的“σ矩阵”计算方法,并且已经产生了象《TRANSPORT》这样的程序,但人们在设计静电透镜式的各种加速器时仍旧沿用电子光学中的“物-象”传输概念来计算光路。这主要是因为静电透镜不能方便地利用“σ矩阵”法逐点计算出

    1983年04期 350-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0 ]
  • 聚乙烯薄膜剂量计对脉冲电子束剂量的测量和刻度

    陈文琇;吕恭序;贾海顺;

    <正> 一、前言近年来由于辐射在工农业以及放射治疗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对各种被照射物质的吸收剂量实行质量控制已是不可缺少的措施。由于被辐照物的种类繁多,形状结构也很复杂多样,对被辐照材料中的剂量分布也必须加以了解,以避免能量的浪费和剂量的不足。因此比对于可靠简便的大剂量计的需求也逐日增加。

    1983年04期 35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7 ]
  • 自给能探测器在强γ堆芯中的应用

    李克明;

    <正> 一、引言在我国高通量反应堆(HFETR)内,堆芯功率密度高,γ场强。自给能探测器的γ本底与中子灵敏信号处于同一量级。当堆功率下降时,堆芯中子与γ,以不同规律下降。由于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对γ场

    1983年04期 359-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0 ]
  • γ射线空气散射的简单计算法

    华旦;

    <正> γ射线在空气中运输时,会受到空气的散射。如只考虑γ光子的一次散射,计算是容易的,但不能较好的反映远距离、大范围的空气散射问题。考虑多次散射的精确计算是采用蒙特卡罗或二维离散纵标法。文献[1]提供了一个简单的估算法,但其物理模式和精度均不够理想。为此介绍一个使用积累因子的点核近似法,并附以必要的计算图表,以便在实际应中能较快地得到满意的结果。

    1983年04期 366-3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堆物理计算中的等效轴向一维方法

    赵玄;翁燕芬;

    <正> 一、引言在反应堆物理设计和运行控制中,除一些必要的二维和三维计算外,一维计算由于能省计算时间和便于作多方案设计,所以还是用得较多的。但就物理概念和几何图象而言,三维最清楚,二维次之,一维则更不能反映全貌。因此就物理和几何上的近似而言,一维处理最难。

    1983年04期 371-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8 ]
  • 缓发中子有效份额的计算方法

    张永钱;张家驹;

    <正> 本文讲述了用多群能谱程序和少群临界程序计算缓发中子有效份额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个动力堆和一个零功率堆的计算结果。一、定义缓发中子份额的多少对堆的动态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缓发中子的能量比瞬发中子低,一个缓发中子与一个瞬发中子在增殖过程中起的作用就不一样,这种差别在点堆

    1983年04期 376-380+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1 ]
  • 可变能量等时性迥旋加速器

    钱锦昌;

    <正> 一、引言我所1.2m迴旋加速器原为固定能量加速器,1969年底,曾初步改为可变能量加速器,但磁场分布偏离等时性要求较高,因而束流性能差。1975年初,我们着手对器的性能作进一步改进,于1980年底,改为扇形等时性可变能量加速器。设计能量W_D=3~14MeV;

    1983年04期 381-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下载本期数据